植物土壤排水鹽漬化不同微觀分析圖像顯微鏡
植物對排水受阻的敏感性也受溫度的影響。溫度升高與氧在水中的溶
解度下降有關系,也與植物根部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增強有關聯。因此
,土壤水分過多所引起的損害在氣候溫暖時要比寒冷時大。此外,在氣候溫
暖地區,蒸發強度致使鹽漬化的危險比起涼爽氣候地區,可能要大一些。水
分蒸發不可避免地會將鹽分聚積在地表或近地表之處。只有在地下水位相
當深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洗鹽而不使地下水又隨后再由毛管上升招致重新鹽
漬化。這樣才能排除鹽分,防止其聚積。灌溉的農田,即使是在干旱地區的
灌溉農田,也常需要排水。實際上,沒有排水的灌溉可能變成一項災難。以
河谷地灌溉農業為其基礎的、一度極為昌盛的文化(象美索不達米亞),就是
由于這種一時不易覺察的、在不知不覺中由排水不良所導致的鹽分累積過
程而段滅了。
在許多地區,象濱海平原和河流谷地。有大片的、具有很高生產潛力的
土地,卻由于水分過多而被荒棄或利用得極為有限。在地形條件、土壤透水
性或淺層就有地下水等等情況妨礙土壤適度排水的地方,土壤可變成不適于
植物生長的基地,除非進行人工排水。這種土地進行人工排水后能改良成萬
千畝的良田,可為世界增長的人口生產糧食與纖維。同樣有許多寬廣地區需
要進行排水才能長期地維持土壤的生產性能。在許多干旱地區,除非有防止
鹽潰化和有效地控制土壤通氣的排水安排,否則農業生產是不能持久的
另一方面,淺的地下水位的存在(只要不是太淺),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是
有利的。在兩水或灌溉水稀少的地方,在植物根所能達到的深度有地下水,
就能供應作物對水分的需要。然而,要能得到持久的好處,地下水的水位及
其變動必須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