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粒巖層油層礦物石油的析出樣品分析顯微鏡
關于油氣運移的距離問題討論得很多。封閉在切羅基頁巖+中的透鏡狀
砂巖充滿石油,這些石油必然來自周圍的頁巖。
濕的濾紙一方面,像沙特阿拉伯、阿爾伯達省或委內瑞拉那樣在大型
石油聚集就近沒有非常豐富的生油層。這種石油必然是從大量的以幾千立
方公里計的常見生油層集中起來的。這種石油一定是經過幾百公里才到達
現在的位置。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一個地區缺少明顯的生油層并不意味
著不能找到石油。
石油的析出 烴類廣泛散布于生油層之中,其重量僅占萬分之幾。很
明顯,烴類析出并形成富集的油田是一個極其重要、而了解甚少的過程。
可能,從頁巖中擠出的水以溶液的形式,或以極細膠體乳化液形式,攜帶
石油通過儲集層。然后,石油聚合而成極細的油滴。這些油滴可通過眾所
周知的毛細滲濾作用從流動的水流中濾出。在偏遠地區的飛行員常從沾有
水的油桶中取汽油。將汽油倒入油箱前,習慣先用汽油濕潤麂皮,并將該
皮放在漏斗上,然后再倒入沾有水的汽油使之濾過。由于汽油濕潤的麂皮
不允許水珠通過其細小的孔隙,故水即可濾出,反過來說,如果是用水濕
潤麂皮,則水可通過細孔濾皮, 在孔隙性尖滅帶中石油的析出濾出。與
此相似的某些過程,也可用于解釋石油析出的機理。如果含有膠體的或極
細毛細油滴的水通過粗粒儲集層,然后在通往地面的途中進入細粒巖層,
石油就可在毛細界面處被濾出。
石油可在沉積盆地邊緣附近被圈閉到儲集層中。當有機質淤泥壓實時
,水就從中擠出,主要沿薄的粉砂質或砂質地層,通往地表。如果在A處穿
過滲透性透鏡狀砂巖,石油可從水流中濾出,而水則再次進入細粒物質。
不整合面常成為水流通過的滲透帶。如果油滴聚合成片,就會在粗細砂巖
交界處濾出。油就聚集到一起,并充滿不整合面上下的孔隙性儲集層。;
二次運移,一旦石油聚集到儲集層中,其活動就容易理解得多了,因為人
們對石油通過孔隙介質的流動曾進行過大量的研究。有理由認為,在巖石
發生壓實和固結時,隨著水從巖石中排出,石油會集合在砂體上部,在那
里被阻止進一步運移。孔隙性儲集層很少完全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