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因土壤種類而不同-顆粒直徑計量顯微鏡
水的保持與釋放
入滲到干土中的一部分水,受吸附力為土壤膠體所保持。另一部分水被
表面張力保持于細小的土壤毛細管中。當這些吸引力滿足后,水就移動到相
鄰的土體中并滿足其要求。這樣,在水滲入土壤中,每一相鄰獻土體對水的
親合力就相繼地得到滿足。當沒有足夠的水以滿足土壤對水的親合力時,水
向鄰近土層的運動便變得緩慢。水向土壤入滲和移動到干土區(qū)時,某些部分
消耗于蒸發(fā)和蒸騰的過程。因為這些過程在入滲停止之后仍然不斷,所以水
繼續(xù)從土壤中丟失。隨著水從土壤中消失量的逐步增加,要使其后來的水移
動所必須作的功便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對移動一微小增量的水所要作的功
的影響因土壤種類而不同。
水被固一液界面的吸引力,表面張力,吸附離子的吸引力保持在土壤和毛
細管中。當引起它移動的力大于保持的力時水就釋放出來。已經(jīng)指出,土一
水及植物一水系統(tǒng)中保持水分的能量(水勢)取決于溫度、壓力、含水量及
系統(tǒng)的組成。這些因素的每一個都獨立地影響水勢,現(xiàn)分別予以討論
溫度的影響溫度對恒定含水量下水勢的顯著影響,啟示溫度也必須使一
個保持在恒定水勢下的樣品,有含水量的差異。確實是如此。在一給定水勢
下,處于高溫的土壤保持的水比處于低溫的少。強力計的研究也與此一致。
不過,溫度對水勢影響的程度在強力計范圍內(nèi)較小,而在水勢較低時比較顯
著,象在低水勢(高基模吸力)下的曲線表現(xiàn)有較大的分歧。資料還表明,溫
度不同對細質(zhì)土造成的含水量差別比對粗質(zhì)土大。
土壤溫度對水分保持的影響可以在平衡系統(tǒng)中用測定一個處于恒定壓力
、含水量及組成的土壤系統(tǒng)中的水勢進行研究。 用壓力薄膜儀擴大測定范
圍,在一系列恒定溫度下作出一組水特征曲線。這些資料似乎可以證實幾個
一般性的結(jié)論。
1對高水勢(低當量吸力)的濕潤土壤來說,溫度對水勢的影響是微小的。
2隨著土壤變干和接近植物有效水下限的水勢時,溫度對水勢的影響增加
。
3測定水勢時,不顧溫度對水勢測定的影響可能會有誤差。
4溫度對水勢的影響因土壤不同而不同,對一給定土壤則因含水量不同而
不同;
因此,必需對每種土壤的不同含水量進行溫度校正壓力的影響般假設(shè)水勢
的測定與系統(tǒng)總壓力無關(guān)(但不是與壓力差無關(guān))。如果這個假設(shè)是正確的,
則一給定物理的與化學組成的土壤,在含水量不變、以及在恒溫條件下,其
水勢在海平面上(壓力接近1巴)和在高山上(壓力接近08巴)是相同的。這個
假設(shè)曾用水汽壓法研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