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粒顆粒灰巖相和石英砂巖相分析顯微鏡
球粒顆粒灰巖相和石英砂巖相被設想為代表在構造高的背流面上的低
能量區。它們沉積于比核形石質沉積物能量更低的條件下,尚與鮞石—紅
瘤石顆粒灰巖及核形石—鮞石顆粒灰巖成互層,因此,它們也有可能沉積
于同樣的水深中。
石英砂巖透鏡體分散地分布于整個的沃克溪油田,它似乎是細的碎屑
在一些短時期內流進本文研究區的產物。這種細粒物質曾從能量較高的形
成鮞粒的環境中被簸選出來,并且被搬運到背流面或較深水區。然而,對
于這些碎屑巖層單位只有極少的控制是有作用的,它們似乎更常與低能量
的含核形石和球粒的巖石相伴生,而不是與含鮞石和紅瘤石的巖石伴生,
或者集中于構造低的地區。
作為斯麥考弗陸棚—陸坡的現代模擬環境的阿拉伯均斜
波斯灣的西南部分的底盤是一個平緩的向著盆地的斜坡表面,通稱為
阿拉伯均斜。這一表面上點綴了眾多的活躍的鹽丘構造。此均斜為伴隨著
干燥氣候和微超鹽度水的碳酸鹽沉積地區。Ahr(1973)曾經指出過,在環境
。測深以及沉積格局上,斯麥考弗組與阿拉舊均斜的碳酸鹽沉積物之間有
著許多相似性。斯麥考弗陸棚—陸坡上的沉積作用被相信與阿拉伯均斜的
沉積作用是密切相似的,并且在此處將阿拉伯均斜考慮為一現代的模擬環
境。
, 已發現不同類型的沉積物呈同心環狀分布主要地受水深控制。波浪
和水流的最高能量見于這些刺穿構造的脊部,隨著遠離構造,能量逐漸減
低。最后的沉積物分布格局顯示出高能量沉積物集中于刺穿構造的脊部,
低能量沉積物則分布成同心環狀,作為水深所起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
在近海岸處,刺穿構造—地形高地明顯地表現出不對稱,在面向盆地的一
側以高能量條件占優勢,而向濱岸的一側則為低能量瀉湖條件。在阿拉伯
均斜上處于中間位置的地形高顯示出大致地同心狀分布,在構造的向濱岸
一側有一個沉積物較細的區,通常為球粒質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