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鹽巖膠結物微觀分析光學圖像顯微鏡
灰泥、微晶灰巖都可由各種作用形成。
膠結物
碳酸鹽巖的第三種組分是膠結物,根據定義,它是用來表示在成巖作
用期間,生長在沉積組構內的結晶物質。灰巖中最常見的膠結物是結晶方
解石,又叫晶石或亮晶灰巖。碳酸鹽巖中其它膠結物還有白云石、硬石膏
和石英等。
目前,在習慣上,常把膠結物這一術語局限于孔隙內晶體的生長。這
也叫晶簇狀結晶。
這類晶石從成因上可和新生變形晶石相區別,后者是由先已存在的碳
酸鹽經交代作用生長而成。新生變形晶作用本身又可分為兩種。多形變晶
作用和重結晶作用。多形變晶作用與礦物變化有關,如霰石變為方解石,
重結晶作用則是由先已存在的方解石晶體增大而發展起來的方解石晶石。
有關膠結物問題,將在成巖作用一節另作討論。
命名與分類
碳酸鹽巖的命名和分類既有爭議,又很混亂。原因是確定碳酸鹽巖類
型的參數很多,如化學成份(象石灰巖、白云巖),顆粒大小,顆粒類型,
孔隙數量和類型,結晶程度以及含泥數量等等。
現今碳酸鹽巖命名所根據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有兩篇,因為這兩篇所
建議的一系列名稱和分類,目前已被廣泛采用。把石灰巖分成四大類,前
兩類主要由顆粒(異化顆粒)組成,福克把這兩類石灰巖叫異化灰巖(alloch
emical limestone)。一類以亮晶膠結為主,另一類則以微晶作為基質。第
三類巖石則缺乏顆粒成份,稱為正化灰巖。這一類包括微晶灰泥碳酸鹽巖
。第四類由原地骸晶組構組成,稱為原生礁巖,屬于此類的有生物灰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