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密實度微觀顆粒截面分析顯微鏡
抗侵蝕性:環境水中,常常含有各種化學成分,會產生一系列的
物理、化學的侵蝕作用,破壞了混凝土建筑物。
環境水的侵蝕作用與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品種和礦物組成、混凝土
內部結構特征有密切關系。如果混凝上內部結構密實,即使有少量的
水侵入,溶解的Ca(OH)c也不易隨水析出,從而阻滯了環境水的侵蝕速
度,抗侵蝕性較強。所以,凡能改善混凝土結構特征,提高其抗滲性
、抗凍性的各項措施,都能提高混凝土抗侵蝕性能。
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合理選擇混凝土的原材料
,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
合理選用水泥品種:各種地上建筑工程的混凝土,一般宜用普通
水泥、礦渣水泥,亦可使用火山灰水泥(在干燥環境中不宜使用)。
寒冷地區充水狀態下遭受冰凍作用的混凝土,一般以使用普通水
泥為最好。亦可使用高標號的礦渣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水泥。
遭受環境水侵蝕作用的混凝土,則應根據水的侵蝕情況決定選用
合適的水泥品種,必要時,應進行水泥耐侵蝕性試驗,根據試驗結果
決定。如建筑物設有可靠的防護措施時,水泥品種可以不加以限制。
對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宜使用礦渣水泥。對于同時有抗滲、抗
凍要求的混凝土,宜使用普通水泥。有抗滲要求而沒有抗凍要求的混
凝土可使用火山灰水泥,·也可使用普通水泥。
對于有抗磨性要求的混凝土或經常遭受水流沖刷的混凝土,應選
用較高標號的普通水泥,不得巳時也可使用較高標號的礦渣水泥。
適當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為了使混凝土更加密實,
對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作了相應的規定。水灰比不能太大,水泥用量必
須有一定的數量,才能保證足夠的水泥漿量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實性,
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得到提高。表7—16是對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規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