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結構特征礦物鑒定分析圖像顯微鏡
反射光下對透明晶體的識別和鑒定
無機非金屬材料絕大多數是由透明及透明度好的半透明晶體組成
的,主要是用偏光顯微鏡薄片研究法進行鑒定的,但反射光下研究無
機材料顯微結構時,識別各組成晶相的名稱是不可缺少的,否則就無
法進行。
反射光下對透明礦物的鑒定和識別可通過兩個途徑:一是對無機
材料光片進行腐蝕鑒定,通過不同化學試劑對光片腐蝕產生的特有效
果,再結合反射光下測得的相對反射力、反射色及內反射色、結晶習
性及部分偏光現象、相對硬度和絕對硬度等;進行研究另一是將無機
材料試樣制成光薄片,用礦相顯微鏡同時進行反射光和透射光的研究
,先根據透射偏光的光學性質對各組成相進行鑒定,再在反射光下研
究其顯微結構。
光學顯微鏡下晶體的顯微結構特征
用偏光顯微鏡和反光顯微鏡都可以研究無機材料制品及其組成相
的顯微結構特征,并測定有關結構參數,而且反射光下研究的效果更
好
由于激光的出現,使具作為光學對象的光,得以能像電磁波一祥看待
,從而打開了光與電磁波之間的界限,使隱著所謂光電子的許多可能性
的新領域也有所開發
激光器光源物質處于稱為準穩定狀的高能狀態,與自然光大不相同。
處亍這種準穩定狀態的沏質,用能使之脫離這種狀態的入射光照射時,
該物質則被激發出與入射光波長相同、相位相同的光。該放射光經反
射重新入射可激發其它準穩定狀態,再次放出希望的光。這種感應放射
過程反復進行,結果形成波長、相位完全相同的、被增強了的光。
激光與歷來的自然光相比,其單色性、相干性都非常高,并且強大,
這是由于感應放射的結果。為使反復感應放射生成巨大的起振光,將激
光物質內大部分原子或分子由低能狀態(基態)變到高能狀態(準穩定狀
態)是必要的,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激勵”。激勵的方法可隨激光物
質的不同而異。但對每一種情況,都必須從外部供給能量,而且要使高
能狀態的原子或分子數比低能狀態的原子或分子數多為必要條件。這
種分布狀態稱為逆轉分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