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結構脫碳層斷口截面分析光學顯微鏡
其二為:陶器是可以直接在火上使用的器皿。人類和陶瓷的最早接
觸不也正在于解決對耐熱材料的需求嗎?陶器所用原材料的成分差不多
也就是今日稱之為粘土礦物的硅、鋁堿金屬、堿士金屬的氧化物。這
類氧化物即使在高溫時也很穩定,既不燃燒,也不分解。并且由于熔點
很高,受熱時也不會軟化變形而仍保持其原有形狀。
陶瓷的這種性質更加確立了它在耐火材料領域內的地位。在以鋼
鐵為首的金屬材料的生產過程中,要求達到足以使這些金屬材料熔融的
溫度,因此也就需要用陶瓷制成能耐受這種高溫的容器。
氧化鋁、氧化硅、氧化鎂、氧化鉻等各種陶瓷材料都可作為耐火材
料用于熔礦爐、金屬熔化爐或焙燒、熔融陶瓷自身時所用的爐子。陶
瓷材料不論是用于生產陶瓷制品,還是在生產其他材料時用作耐熱容器
,都直接或間接地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使用過程中顯微結構的演變
鈣鎂質耐火材料的顯仿結構雖然篩單,但石墨與鎂砂的結合機理
等問題卻不容易用顯微技木進行研究,然而在冶金爐上與各類熔渣相
互作用引起的變化卻可以從顯微結構上得到信息。因為石墨和碳素不
為溶渣所濕潤,所以只有在碳被氧化以后才開始與熔渣發生反應,根
據熔渣的化學組成及其在冶煉過程的變化;
1.脫碳層的顯微結構
含碳耐火制品被侵蝕首先是生成脫碳層。而且在整個使用過程中
它在不斷地消失和產生。在仟何侵箱1反應階段部存在脫碳層,脫碳層
的碳素體和防氧化劑逐漸被氧化,以至消失而形成金屬鐵球
制品損毀的第—‘階段是爐氣和熔渣中的氧使碳素體氧化和不含
碳的磚面出露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