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鑄制品礦物組成結構微觀分析顯微鏡
礦物組成
耐火制品是礦物組成體。制品的性質是其組成礦物和微觀結構的
綜合反映。因此,在分析制品的組成對其性質的影響時,單純從化學
組成出發分析考察問題是不夠全面的,應進一步觀察其化學礦物組成
。耐火制品的礦物組成取決于它的化學組成和工藝條件。化學組成相
同的制品,由于工藝條件的不同,所形成礦物相的種類、數量、晶粒
大小和結合情況的差異,其性能可能有較大差別。例如SiO。含量相同
的硅質制品,因SiO:在不同工藝條件下可能形成結構和性質不同的兩
類礦物——鱗石英和方石英,使制品的某些性質會有差別。即使制品
的礦物組成一定,但礦相的晶粒大小、形狀和分布情況的不同,亦會
對制品性質有顯著的影。向(如熔鑄制品),
必須從原料的加熱相變化、制造中配料間相互反應產生的相變化
和耐火材料在使用中的相變化等三方面來研究與考察耐火材料的礦物
組成,其結果可作為確定耐火制品的生產工藝、制品質量的鑒定以及
判斷是否適用于使用條件等方面的重要依據。
耐火材料一般是多相組成體,其中的礦物相可分為兩類,即結晶
相和基質相。
主晶相是指構成制品結構的主體且熔點較高的晶相。主晶相的性
質、數量和其間結合狀態直接決定著制品的性質。
基質是指耐火材料中大晶體或骨料間隙中存在的物質。也有人將
耐火制品中主晶相以外的,填充于主晶體間隙中的物質,統稱為基質
。基質對制品的性質(如高溫特性和耐侵蝕性)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在
使用時,制品往往首先從基質部分開始損壞,采用調整和改變制品的
基質成分是改善制品性能的有效工藝措施。